

6月15日下午,建筑学院邀请四川大学周波教授来校作多路径的“乡土再造”探索主题讲座,建筑学院工程造价、城乡规划、建筑学、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共计60余人参与讲座交流。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下,城市资本与城镇发展目光逐渐向乡村转移,乡村建设的实践活动逐渐增多,但是资本投入所实现的效益却不尽人意,建筑师介入乡村的美好愿景与现实状况也相去甚远。




讲座中,周教授指出加强文化功能配套设施建设。一方面,一些村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存在文化设施简陋短缺、总体水平低、破损严重以及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我们应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改什么的现实需要,通过向上级申报等多种方式方法,获得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文化基础配套设施。
随后提到乡村振兴要立足于国家、地方和民众的需求进行整体的考虑,乡村振兴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乡土再造”的概念进行了诠释,结合大量生动的实践案例详细解析了“乡土、乡村、乡建、乡愁”等。






据悉,周波教授曾任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每届均兼任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历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分会理事;中国房地产学会人居环境委员会理事;中国古都学会理事;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建筑师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城市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成都市土木、建筑师、古都等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等职;累计主持各类科研项目经费1000余万元,其中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经费300余万元,发表各类科研论文150余篇,其中SCl、SSCI、AHCl、CSSCI、北大中文核心论文五十余篇。任省市科技厅(局)、发改委(局)、自然资源厅(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咨询库专家。决策、制定和评审有城乡规划、建筑设计与技术、风景园林、旅游规划、文化遗产保护等重大项目,为地方提供了大量社会服务和决策咨询参考。
周教授生动翔实的讲座内容和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给师生们很大的启发。

